
SERVICE PHONE
363050.com发布时间:2025-07-11 03:39:40 点击量:
2009年3月23日,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在雅安建成投运220千伏草坝变电站,这是雅安建设的第一座220千伏变电站
2005年,雅安市人民政府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本着“互惠互利、共赢发展”的原则,共同确立了以“市级层面、分步实施”为主要特征的电力体制改革新模式,即“雅安模式”,旨在将雅安的水电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。
经过“先进入,再代管,后重组”三步走,2008年12月30日,雅安市人民政府和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正式签订了《雅安电力(集团)公司资产重组协议》。从此,电力“雅安模式”确立的政企协同机制,为二十年来雅安电网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。
从丰期窝电弃水、谷期拉闸限电,到坚强电网成为支撑现代化雅安建设的能源脊梁;从“获得电力”指数的大幅跃升,到人民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与日俱增;从“4·20”芦山强烈地震到“9·5”泸定地震、汉源县马烈乡“7·20”山洪泥石流灾害,国家电网以“体系建设+科技赋能”,锻造出电网防灾减灾的“雅安样板”。二十年间,从地震废墟到雪山之巅,从产业园区到彝家新寨,国家电网推动雅安电力事业从蹒跚起步到阔步前行,谱写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发展篇章。
2010年,国家电网开展无电区电网建设,让汉源县永利彝族乡古路村实现户户通电
2017年9月,在汉源县永利彝族乡古路村电网建设中,国网雅安电力(集团)公司克服道路艰险,依靠肩扛马驮方式运送电力施工物资 本报记者 郝立艺 摄
夜幕下的雅安,灯火璀璨。走在青衣江畔,国网雅安电力(集团)公司草坝220千伏变电站输出的汩汩电流,将川藏线上的这颗“明珠”装扮得亮丽多彩。
作为雅安北部电网的枢纽变电站,草坝220千伏变电站见证了雅安电力体制改革二十周年电网发展的变迁。
雅安地处长江中上游,境内降水充沛、江河密布,有大渡河、青衣江等水系,素有“天府之肺”之称。21世纪初,依靠得天独厚的水利资源,雅安市各县(区)兴起水电开发热潮,境内水电事业迎来飞速发展。但在当初,雅安电网建设滞后,部分县(区)电网独立运营,用电低电压、输配电线路“卡脖子”,一旦遭遇刮风下雨等天气,电网运行极不稳定,局部电网瓦解等现象时有发生,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用电受到制约。在水电外送方面,当时的雅安电网与省网的交换能力仅11.2万千瓦,深陷丰沛水电“送不出、落不下、用不上”的困境。
2009年1月20日,雅安市人民政府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合作后的首个标志性项目——草坝220千伏变电站建成投运,这也是雅安电网建成的首个220千伏变电站,从那时起至今天,雅安电网已建成220千伏变电站11座。
二十年来,国家电网累计在雅安投入电网建设改造资金219.8亿元,建成投运35千伏及以上电网工程95个,新增变电容量1078万千伏安、线倍。电网结构不断完善,运行方式更趋合理,稳定性、安全性不断提高,供电能力达到420万千瓦,是改制前的5.4倍。电网实现跨越式发展,500千伏电网“从无到有”,220千伏电网“由弱到强”,110千伏电网“由点到面”,配网“由差转好”,成为“川西电力枢纽”。
国网雅安电力(集团)公司服务石棉县黄果柑产业发展,图为2022年3月12日,国家电网四川电力(雅安)连心桥员服务队走进黄果柑选果厂,开展安全用电检查
2010年,无电地区电网建设中,国网雅安电力(集团)公司在有“天梯村寨”之称的汉源县永利彝族乡古路村新建10千伏线千米、低压线台,全面实现户户通电,这个因悬崖天梯而与世隔绝的彝家古村彻底告别了无电的历史。永利皇宫官网,永利皇宫赌场,永利皇宫娱乐城,永利皇宫注册,永利皇宫,永利皇宫app,永利皇宫发财车,永利赌场,永利集团,永利娱乐城,永利娱乐场,永利澳门,永利博彩,澳门永利皇宫博彩官网,网上澳门彩官网,澳门永利
2017年9月,在古路村千米绝壁上,依靠马驮肩扛,8名电力工人历经6昼夜、43道险拐、搭设300余根牵引桩,将一台950公斤重的变压器终运抵村寨,从此,古路村通上动力电。
“以前上山靠骡马,一趟要三四个小时;现在通了电,坐索道,5分钟就能到山顶,卡莎莎!”全国人大代表,古路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郑望春用一句话概括了古路村十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。2024年,古路村乡村旅游从“爆红”到“长红”,如今,这个偏远闭塞的小山村已蜕变为大渡河大峡谷乡村旅游的“网红打卡地”,古路村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振兴,实现了“行路难”到“发展快”的飞跃。
2020年,在石棉县王岗坪,因山势陡峭、骡马难行,电网建设者需要架设索道运输铁塔建材。电力工人在零下3℃的环境中坚守,建成海拔2400米的“云端”变电站,为王岗坪景区顺利建成运营提供了坚强保障。
如果说古路绝壁通电和王岗坪“云端”送电是“点”的突破,那么蒙山220千伏变电站则是“面”的攻坚。为避让名山区35万亩茶园,国网雅安电力(集团)公司43次修改输电线亩核心茶田,导线厘米精度跨越成雅铁路,72万千伏安变电容量注入,显著提升雅安电网供电能力。
如今,在坚强电网的保障下,名山区的茶农采用电制茶代替传统燃煤制茶,促成降低生产成本、茶叶品质提升、节能减排的多方共赢局面;汉源县的大樱桃果农采用无人机采果运输,石棉县的黄果柑果农采用选果机选果,天全县、荥经县大力发展鱼子酱产业,芦山县、雨城区以冷水鱼产业“乘风破浪”,雅安经开区大数据、锂电等产业蓬勃发展,共同擦亮了雅安产业发展的“金字招牌”。
国网雅安电力(集团)公司践行“人民电业为人民”的宗旨,以带电作业方式检修电力线月,国网雅安电力(集团)公司高效应对暴雨洪灾,图为员突击队蹚过泥石流赶往抢修现场
2025年5月23日,四川雅化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三期锂盐生产项目配套110千伏变电站工程正式投运。该公司工程项目部项目经理王国林表示:“国家电网的专业高效服务,为雅化锂业三期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要素保障。项目建成后,雅化集团锂盐年产能将从7万吨提升至10万吨,为雅安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。”
为服务该项目用电需求,国网雅安电力(集团)公司一方面统筹推进蒙山22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及配套电网建设,确保蒙山220千伏变电站按期投运,加上早期建成的草坝220千伏变电站,组建成“双电源”供电,供电结构得到优化,供电可靠性进一步提升。
国网雅安电力(集团)公司深入贯彻国家有关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目标要求,聚焦冷水鱼产业发展,通过农配网升级改造,提供可靠电力保障,在芦山县龙门镇青龙场村累计投入建设资金800余万元,主动开展上门服务,宣传安全用电知识,排查设备设施隐患,及时响应用户诉求;靠前服务,高效完成“鱼跃龙门”智慧水产养殖示范区用电,新增负荷1230千伏安。2024年,芦山县冷水鱼养殖用电量达33.74万千瓦时,同比增长56.05%。
雅安作为全国十大水电基地,如何争取更多水电优惠政策,服务地方经济发展,是二十年来国网雅安电力(集团)公司努力的方向。配合主管部门推动工商业电价改革政策落地,促成雅安小水电量全部用于保障大工业用电,支持雅安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。全力释放市场化交易、水电消纳等政策红利,累计降低企业用能成本46.75亿元,助力绿色产业、大数据、新能源等产业蓬勃发展。持续深化“三零三省”(零上门、零审批、零投资,省力、省时、省钱)服务,设立雅安经开区供电服务站,高质量运营全市电力负荷管理中心,高压客户平均办电时间缩短至22个工作日,160千瓦及以下小微企业、居民用户办电实现零投资,累计节省用户办电成本3.1亿元。满足雅安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求,网内最大用电负荷达215.1万千瓦,是改制前的2.5倍。2023年工业用电量达105.19亿千瓦时,占比78.8%,助力全市GDP首次破千亿,步入经济发展“快车道”。
2022年3月2日,国网雅安电力(集团)公司在石棉县迁改电力线路,助力泸石高速公路项目建设
“水、陆、空”立体抢通在72小时内完成:电力抢险队员乘坐吊车吊篮横渡大渡河,直升机向草科乡精准投送抢修物资,国家电网四川电力(雅安)连心桥员服务队17名队员,肩扛20公斤发电机,徒步12小时挺进“孤岛”。“见到光,就看到了希望。”震后6小时,点亮石棉县新民乡前线小时,王岗坪乡临时安置点通电;74小时,草科乡集镇恢复供电。
“每每发生自然灾害,总是第一时间在灾区看到他们匆忙的身影……”这是二十年间,国家电网人用行动践行的“誓言”。“4·20”芦山强烈地震、“8·22”“8·11”特大暴雨灾害、汉源县马烈乡“7·20”山洪泥石流灾害……面对突发的自然灾害,国家电网人挺膺担当、冲锋在前,一次次高效完成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任务,有力诠释“国家电网、国家力量”。
国网雅安电力(集团)公司服务雅安茶产业发展,图为2022年6月20日,电力“光明金熊猫”志愿服务者走进茶园,向茶农宣传安全用电知识
二十年积淀铸就坚实基业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,国网雅安电力(集团)公司将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市委、市政府和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工作部署,通过实施“夹金山4930计划”,建设“五新”雅电,为服务雅安市“一区一地引领、两轴三圈联动、县域重点突破、全域协同共兴”发展战略注入澎湃动能。